观察到他人违反规则会促使我们做出平时不会做的选择。将这一心理学现象应用于保护领域,有助于理解社会影响如何导致人们做出对环境不利的决策。
在9月13日《生态与进化趋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中,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微观社会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保护科学家、生态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探讨了社会影响在个体决定违反保护规则时的作用,并提出了利用这些见解来更有效地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策略。
“管理人类行为的规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组来自德国和智利的研究人员指出。“减少和防止违反保护规则的行为有助于保障生计、粮食安全、公共安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规则会因所保护地区的环境问题而有所不同。然而,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研究显示保护规则常常被忽视。他们还指出,当遵守规则的人看到他人违规时(研究表明这种情况相对普遍),他们自己也可能更倾向于参与违规行为。
研究人员举例说:“想象一个渔民,他认为人们通常不会违反当地禁捕区的规定。”这位渔民可能还认为其他人不会支持违规行为。然而,在当前情况下,渔民可能会因为看到其他渔民在禁捕区内捕鱼而选择违反规定,因为他们没有被抓住。”
研究小组认为,违规行为对受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违规者自身都是有害的。“当人们模仿其他违规者的行为时,即使是轻微的违规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徒步旅行者在保护区内留下的路标可能会引发垃圾乱扔、践踏受保护的动植物和真菌,甚至偶尔导致人类伤亡。”
作者指出,尽管某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倾向于违反特定规则,但个体的易感性并不能完全解释违规行为。“决策时刻的情境,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周围环境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身份变化,在个人和群体行为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小组表示。
为了改善我们对保护干预措施的思考、实施和执行方式,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们如何以及为何违反规则。他们建议,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技术来实验测试社会影响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观察人们在独自行走时是否偏离路标,或在他人周围冒险进入禁止离开的区域。
作者写道:“测试可能导致不服从行为的情境社会影响过程具有明显的益处。”这可以帮助识别群体中违规行为的传播动态。这种理解能够支持不合规研究的应用,以改进保护干预措施的框架、发展和实施。”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新槐]投稿,不代表酷呀123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kuwan666.cn/keji/202503-18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酷呀123的签约作者“一条小新槐”!
希望本篇文章《研究表明,观察他人行为会增加我们打破守恒规则的可能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酷呀123]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观察到他人违反规则会促使我们做出平时不会做的选择。将这一心理学现象应用于保护领域,有助于理解社会影响如何导致人们做出对环境不利的决策。...